首页 资讯 正文

双山街道双山社区开展便民服务活动 志愿者用技艺延续老物件温情

体育正文 204 0

双山街道双山社区开展便民服务活动 志愿者用技艺延续老物件温情

双山街道双山社区开展便民服务活动 志愿者用技艺延续老物件温情

便民服务现场(来源(láiyuán):信网 郭慧敏 摄)

信网5月28日讯 为(wèi)切实提升居民生活便利性,营造温馨和谐的社区氛围,5月27日,市北区双山街道双山社区便民服务(biànmínfúwù)小专场活动在双山馨城小区(xiǎoqū)暖心开展。此次活动汇聚了穿马扎、磨刀(módāo)、理发等多项实用(shíyòng)服务,志愿者们带着专业工具与满腔热忱走进小区,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“一站式”便民服务,用实际行动(shíjìxíngdòng)将关怀送到居民身边。

青岛城运(chéngyùn)控股集团城阳巴士有限公司第(dì)十分公司的“萤火之光”服务团队始终保持着积极的响应态度,常常连续两天投身(tóushēn)便民服务活动(huódòng),更是成为了(le)便民服务小专场活动的“常客”。此次活动中,团队特意派出四位志愿者抵达现场,还带来了三台磨刀机器。肖承乐、肖龙钦、徐洪洋三位志愿者负责磨刀、磨剪子,韩同(hántóng)健则专注于穿马扎的工作。志愿者们分工明确、配合默契,极大地提升了服务的效率。

磨刀区域,肖龙钦正专注于手中刀刃卷边严重的菜刀,因菜刀卷边严重,他先后(hòu)(xiānhòu)换了粗砂、细砂两种砂带,只见他左手(zuǒshǒu)固定刀身,右手压着刀柄匀速推动,二十多分钟后,原本蜷曲的刃口才重新恢复(huīfù)锋利。“公益活动就得干到点子(diǎnzi)上,像这种老物件,居民舍不得扔,我们多花点时间修好,他们用着顺手,我们这活儿才算没白干。每次看到居民们满意的笑脸(xiàoliǎn),就觉得这份坚持特别有意义。”肖龙钦告诉记者。

不一会儿,又有居民送来了(le)四把剪刀,其中一把缝纫专用(zhuānyòng)剪的刀尖已严重变形。“这种剪布的工具磨损最厉害,得用专用修正器先把歪(wāi)尖掰(bāi)正,弧度正了,再磨起来就顺了。”说着,肖龙钦从工具包掏出一个金属器具,卡住剪刀尖轻轻转动,不一会,刀尖便(biàn)能正常合上了。 “我是做缝纫工作的,平日工作离不开(líbùkāi)这些剪子,每天使用磨损就比较严重,本来想着报废(bàofèi)了,没想到师傅鼓捣几下就跟新买的似的。”居民开心地说道。

“师傅,您这工具箱里的工具真全乎。”围观的居民指着徐洪洋的工具箱感叹。每次参加活动,徐洪洋都(dōu)会携带着自己的蓝色工具箱,里面装满了砂带、锤子、钳子等工具,徐洪洋边整理(zhěnglǐ)边说:“这些都是自己配的,像这种(zhèzhǒng)修正器(qì),专门对付变形的剪尖,不同种类的砂纸(shāzhǐ)也得备足,遇到老(lǎo)菜刀、缝纫剪得‘因材施教’。”在徐洪洋看来,每次打磨的动作,不仅是修复工具,更是用双手(shuāngshǒu)连接着居民对老物件的情感。

徐洪洋此时正在打磨的(de)剪刀刀刃连接处(liánjiēchù)严重变形,铆钉周围也有些松动。只见他从工具箱拿出(náchū)特制的圆头锤和钳子一点点敲打着,“这种情况得先用小锤子(chuízi)一点点敲正,不能硬掰(bāi),得顺着金属的纹路慢慢调整。”他左手固定剪身,右手轻敲变形处,每敲几下就试着合拢刀刃,如此反复十几次后,剪刀终于能顺畅闭合。“现在这种老剪子已经不好(bùhǎo)买了(le),虽然老旧,但比很多剪子好用,用了十几年都有感情了,经您这么一修,感觉还能再用个十年!您这手艺真是给老物件续了命!”居民接过剪刀,看着修复如新的刀刃,满是珍惜(zhēnxī)与感激。

穿马扎区域,韩同健不到一小时就完成(wánchéng)了五个马扎的修复(xiūfù)。此刻,他正用(zhèngyòng)手指(shǒuzhǐ)轻敲着一个框架松动的马扎,这把马扎的绳布已经(yǐjīng)断裂,木质横梁的榫卯处也晃得厉害。韩同健从工具箱掏出绳布和小锤子说道:“这种老马扎大多是榫卯结构,时间长了榫头就会松动,得先把散架的地方加固,然后再换上新的绳布,这样马扎才会更结实。”

“原来的细绳承重力不够(bùgòu),现在换成了这种宽幅绳布,既耐磨又不易断。穿绳时还得注意间距均匀,不然坐上去会歪斜。”他边说边展示自费购买的厚实绳布。“其实修马扎(mǎzhá)(mǎzhá)不光是技术活,更是跟(gēn)老物件打交道(dǎjiāodào)的耐心活儿。”遇到孔眼变形或狭小的马扎,韩同健会拿出不同型号的钻头进行修整,“有些马扎孔眼被磨得变形,得用(yòng)电钻扩孔才能穿新带。像老榆木材质的马扎,木质(mùzhì)坚硬,用电钻比手工打孔更精准。”

来自青岛城运控股集团城阳巴士有限公司第二(dìèr)分公司(fēngōngsī)“萤火(yínghuǒ)之光”志愿服务团队的志愿者郭薇的理发摊位前总是围着许多老人。作为团队里的“常驻理发师”,她的工具箱里总是备着梳子、推子、剪刀(jiǎndāo)等各种专业理发工具。每当为老人理发时,她总会先细心询问老人想要的发型(fàxíng),然后手法娴熟地操作,推子在(zài)她手中灵活游走,不一会儿就能为老人剪出利落的发型。

不仅如此,郭薇还十分留意居民们的需求。察觉到有些居民总发愁眉形杂乱,她便自费购买了修眉(xiūméi)剪和(hé)眉梳,一有空闲就对(duì)着教程反复练习。如今,她已能熟练地为居民提供修眉服务。“感觉社区里的老人就像(xiàng)我的长辈一样,能为他们(tāmen)做点事,看到他们对着镜子露出满意的笑容,我觉得很幸福。其实志愿服务不仅仅是付出,在这个过程中,我也收获了很多快乐和感动。老人们的一句感谢、一个笑容,都让我觉得这份坚持非常值得(zhíde)。我会继续把这份服务做好,用(yòng)我的手艺为更多人带来温暖(wēnnuǎn)和关怀。”郭薇说。

据了解,双山(shuāngshān)街道双山社区正以(zhèngyǐ)“服务半径最小化”为目标,将便民服务的经验转化为可复制的社区治理(zhìlǐ)模板。除每月固定的便民服务大集以外,还根据各小区反馈的高频需求,举办便民服务专场活动(huódòng)。下一步,双山街道双山社区将继续以满足居民需求为动力,盘活辖区内各种资源,拓展便民服务清单,出手即出色、完成必完美,持续(chíxù)开展便民服务活动,让(ràng)社区居民真正感受到真切的便民生活。(郭慧敏)

志愿者为居民(jūmín)提供磨刀服务(来源:信网 郭慧敏 摄) 志愿者为居民提供穿马扎服务(来源(láiyuán):信网 郭慧敏 摄) 志愿者为居民(jūmín)提供理发服务(来源:信网 郭慧敏 摄)
双山街道双山社区开展便民服务活动 志愿者用技艺延续老物件温情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